社区日常导览

这是第五本,小册子《社区日常导览》素烧茄子版,也是大资料集的第5篇。

我认为社区人的乐趣是做一款普及型的桌面操作系统。

社区是我们的生产工具,下载、学习、开发、合作和交流是我们的日常,论坛是我们的活动场所。会员一般指单位,贡献者多指个人,光注册还算不上是贡献者。

我们社区有16000多名贡献者,首先是业委会的牵头委员们,然后是千八百人的小组员们,再有就是成千上万的读者们。如今线下活动看着比线上都火,之前活跃的委员组长们也不在论坛发言了,活跃的不交流,想交流的又没的写,没有爆料的,感觉论坛里水了不少,得上干货呀,坚决反对业委会和各小组不经公示私下决议。

我们贡献在社区,但不一定就在社区工作。社区里有新人、生人,有门人,还有熟人和老人,除了参加线下活动外,还是有很多其他事儿可以做可以聊的:

1下载:提供麒麟操作系统的尝鲜试用,用户可以自行下载,适合新人进入社区。但不建议新人没完没了的装系统,不如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浏览其他内容上。

2学习:社区提供了一些关于麒麟操作系统的教程,论坛里也有很多相关的帖子,说什么的都有,去搜一搜可能就有答案了,通过阅读和培训可以参加相关水平的认证,适合生人了解麒麟。

3开发:社区的目的就是开发操作系统,当然不一定非要你敲代码,写文档或者做汉化也是可以的,参加一个小组后就能在项目中有一个职务,适合门人贡献社区。一般从这里开始就被视为社区人口了,相应的,论坛上的成员少说也应该有几百人的呀。

4支持:除了系统本身,社区里还做衍生版本、安全补丁、兼容适配和软件仓库,仔细想想,我应该算在这里,大器的系统是个衍生版本。很多单位会员应该也在这里,作为生态伙伴可能免不了要签些协议什么的,社区的一些应用案例也与此相关,适合熟人丰富生态,毕竟没有生态也不好普及系统。不建议新人做这个,之前在论坛上看到好多人问兼容和适配的,我都是建议直接买成品,省心,能保持乐趣。

5动态:有好些活动,论坛、展览、沙龙、会议、大赛等等,感觉人都不够用了,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能在哪个活动上和哪个科学家院士聊上两句,听他们说一说,可能你的思路就开阔了,但也有可能太专了接不上话,适合老人深入交流。以前有活动时都在论坛上发一发,去不了的也能了解了解,比灌水好,论坛又不是独立的,甚至过去某一时段还是主要的交流方式。要是实在没人发,也可以去看看运营报告,现在每月都出,算是自办的期刊。

另外社区栏的内容和其他导航栏不太一样,我看都算不上日常,说是成绩可能更贴切些,等你了解麒麟了再看也不迟,那时的你已经是一名贡献者了。目前我们的麒麟在世界上大概处于第一百位左右,不算差,但和我们国家的体量比起来就不够看了。革命尚未成功,同志仍需努力。假作真时真亦假,无为有处有还无。未来如何,还看我们这些贡献者的,按理说一款一万多人共同打造的系统应该不至于无人问津的。

(参考)社区导航对应论坛版块:

下载:新手入门/系统公告

学习:社区交流/知识专区

开发:开发者专区/创意与设计

支持:兼容适配/社区博客

动态:社区活动/城市部落/反馈与建议